一、概念厘清:谁是“劳务派遣工”?劳动纠纷律师在接待咨询时,首先会确认来访者的身份属性。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劳务派遣工是指与劳务派遣单位(即A公司)订立劳动合同,再由A公司派遣至用工单位(即B公司)实际工作的劳动者。其法律特征可用“三方两地”概括:劳动合同签订主体与工作地点分离,工资社保由A公司承担,日常管理由B公司负责。正因这一三角关系,劳务派遣工被用人单位辞退员工赔偿问题才显得复杂。 二、2025年立法动态:对派遣工辞退规制再收紧2025年8月,人社部发布《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连续用工满两年的岗位不得继续使用派遣工”,并重申“退回+解除”必须分离。简言之,B公司因经济性裁员将派遣工退回A公司后,A公司若直接发出解除通知,仍须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八十七条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该意见稿虽尚未生效,但已作为仲裁裁决的重要参照,劳动纠纷律师在庭审中可据此主张“违法解除”成立。 三、辞退场景拆解:四种常见形态与赔偿对照1 无过错退回+解除:N或N+1当B公司因订单减少、组织架构调整等客观原因,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将派遣工退回,A公司未能重新安排岗位而直接解除,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即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俗称N);未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的,额外支付一个月代通知金(N+1)。 2 违法解除:2N若B公司未证明“客观情况重大变化”或A公司未履行协商程序,即发出解除通知,则构成违法解除,应支付赔偿金,标准为经济补偿的二倍(2N)。 3 过错性解除:0劳动者严重违反规章制度、营私舞弊给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所列情形,A公司可单方解除且无需赔偿。但劳动纠纷律师提醒:举证责任在用人单位,必须形成完整证据链,否则仍会被认定为违法解除。 4 退回待岗:生活费B公司将派遣工退回后,A公司未解除劳动关系,但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未能安排工作的,应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支付生活费,直至重新派遣或解除。 四、赔偿基数与封顶规则:别让高薪变“低赔”经济补偿的月工资以劳动者“应得工资”为准,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及加班费等,按解除前十二个月平均计算。若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补偿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例如,C市2024年社平工资为9000元,三倍即27000元,即便劳动者月薪5万元,计算基数也按27000元封顶。 五、证据地图:劳动者必须锁定的八组材料劳动纠纷律师总结,打赢劳务派遣工被用人单位辞退员工赔偿案件,核心在证据。以下八组材料务必在离职前完成固定: 1 与A公司签订的书面劳动合同、续签页及补充协议; 2 最近十二个月工资流水、工资条、个税APP收入截图; 3 社保、公积金缴费记录,可登录“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一键导出; 4 B公司工牌、门禁卡、工作群聊天记录、加班审批邮件,证明实际用工管理; 5 退回/解除通知书原件,若公司仅口头通知,应立即要求书面文件并录音; 6 考勤记录、排班表、绩效考核结果,用于反驳“不能胜任工作”等借口; 7 医院诊断证明、孕期建档记录,如涉及病假、孕期、产期、哺乳期保护; 8 公司内部规章制度及公示截图,核查是否经民主程序并送达本人。 六、仲裁流程图解:从立案到执行的五站通车1 管辖确定:告谁?在哪告?劳动者可选择A公司注册地、B公司注册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实际工作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起诉,三地管辖权并存时,以“先立案”为准。 2 仲裁申请:一份文书列三主体申请书应列A公司为第一被申请人、B公司为第二被申请人,请求事项可写:“1 裁决第一被申请人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元;2 裁决第二被申请人对上述义务承担连带责任。” 3 举证期限:十个工作日内完成交换仲裁委立案后,会向双方送达《举证通知书》,一般给予十个工作日举证期。劳动者应在期限内提交上述八组证据,并制作证据目录,标注页码与证明目的。 4 开庭审理:三大争议焦点庭审围绕“解除是否合法、赔偿基数如何认定、两被申请人是否连带”展开。劳动纠纷律师通常会申请B公司出庭说明退回理由,并追问A公司重新派遣的具体岗位、薪酬是否维持或提高。 5 执行阶段:一裁终局与财产保全若仲裁裁决金额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属“一裁终局”,用人单位不得起诉;若金额较高,任何一方不服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法院起诉。为防止公司转移资产,劳动者可在仲裁阶段即申请财产保全,冻结A、B公司银行账户。 七、典型案例快读:看仲裁委如何裁案例1:A省D市,王某与E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后,被派至F物流公司任分拣员。2025年3月,F公司以“业务外包”为由将王某退回,E公司未再派遣即停发工资。王某提起仲裁,要求E、F两公司连带支付赔偿金4.2万元。仲裁委认为:F公司未能证明“客观情况重大变化”,退回违法;E公司未履行协商程序即停止用工,构成违法解除,裁决支持王某全部请求。 案例2:B市G公司因生产线搬迁,将派遣工韩某退回H派遣公司。H公司安排韩某到另一用工单位面试,岗位由“技术工”变为“保洁员”,薪资下降30%。韩某拒绝,H公司遂发出解除通知。仲裁委认定:H公司未“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重新派遣,解除违法,应按2N标准支付赔偿金。 八、高频陷阱Top5:劳动者易踩的坑1 “自愿离职”套路:公司让劳动者在《离职申请表》勾画“个人原因”,事后否认辞退事实; 2 项目制合同:在劳动合同中增加“项目结束合同自动终止”条款,企图规避经济补偿,但该条款因排除劳动者权利无效; 3 空白合同:先让劳动者签名,后补“严重违纪”内容,因无法证明系劳动者真实意思表示,仲裁委一般不予采信; 4 现金补贴换社保:公司声称“多发现金,不交社保”,结果赔偿基数被人为压低,劳动者需举证实际收入; 5 关联公司连环派遣:A公司将劳动者派至B公司,B公司再派至C公司,发生纠纷时三家互相推诿,劳动者应将合同签订方与实际用工方一并列为被申请人。 九、特殊群体保护:孕期、工伤、医疗期员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劳动者在孕期、产期、哺乳期,或因工负伤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用人单位不得依据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解除劳动合同。若派遣单位在此期间强行解除,将被认定为违法解除,需支付2N赔偿金,并可能面临人社部门罚款。 十、成本测算工具:一分钟算出你能拿多少劳动者可用以下公式快速估算: 1 经济补偿(N)= 月均应得工资 × 本单位工作年限(不满半年按0.5,满半年不满一年按1); 2 违法解除赔偿(2N)= 经济补偿 × 2; 3 未休年假折薪 = 日工资 × 未休天数 × 3倍; 4 代通知金 = 上月应得工资(仅适用于第四十条无过错解除且未提前30日书面通知)。 十一、协商技巧:如何在谈判桌上拿到优选方案劳动纠纷律师建议采用“阶梯式报价”策略:先按2N提出主张,再视公司态度降至N+1,但设置“签约黄金24小时”条款,促使对方尽快落地。同时要求公司在协议中增加“放弃追诉”条款,防止事后反诉劳动者泄密或竞业。 十二、执行难破解:公司注销、搬厂、玩失踪怎么办若仲裁裁决生效后公司仍拒不付款,劳动者可在两年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执行阶段可申请将公司法定代表人列入限制高消费名单,或追加未实缴出资的股东为被执行人。若公司恶意注销,可提起清算责任诉讼,要求股东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十三、律师费与诉讼成本:理性评估投入产出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三条,劳动仲裁不收费;法院一审受理费10元、二审10元。若委托劳动纠纷律师,行业惯例按赔偿金额8%–15%分段累计收费,亦可采用“基础费+风险”模式,但不得出现“风险代理收费”字样的违规承诺。 十四、未来趋势展望:派遣用工空间进一步压缩2025年7月,人社部在“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会议上透露,拟于2026年全面取消“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之外的所有派遣岗位,并建立“派遣用工备案年审”制度。意味着劳务派遣工被用人单位辞退员工赔偿争议或将减少,但外包、灵活用工新型纠纷将上升,劳动者需持续关注立法动态。 十五、行动清单:今天你可以做的五件事1 登录“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下载历年缴费记录; 2 整理过去两年工资流水,用Excel拉出月均值; 3 将公司规章制度、考核结果、加班审批截屏保存至个人云盘; 4 若已被口头辞退,立即发送书面《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通知书》并EMS邮寄,留存送达回执; 5 预约当地法律援助中心或专业劳动纠纷律师进行证据体检,在仲裁时效一年内启动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