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政策背景:绿色原则下的“应装尽装”国务院《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提出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20%的目标,配套充电设施成为刚性需求。2023年国办19号文再次强调“既有居住区充电桩应装尽装”,并将“配合业主安装”明确为物业企业的法定义务。苏州物业纠纷律师在实务中感受到,人防车位可以安装充电桩吗已成为小区业主法律咨询的高频争议之一。 二、人防车位的法律属性与使用边界1. 产权归属:国家所有,收益归投资人《人民防空法》第五条明确:人防工程平时由投资者使用管理,收益归投资者所有。实践中,开发商将人防地下室整体移交物业,物业以20年长期租赁方式向业主出租车位,租金收入用于弥补维护成本。此种“以租代售”模式被司法认可,但车位所有权仍登记在国家名下,不得买卖、抵押。 2. 战时功能优先原则任何平时利用均不得破坏防护效能。《人民防空工程平时开发利用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改造、装修需报人防主管部门批准。因此,人防车位可以安装充电桩吗的核心判断标准是:是否影响战时密闭、防冲击波、防化功能。 三、充电桩安装的技术与审批要求1. 技术标准《电动汽车分散充电设施工程技术标准》对消防、电气、结构提出三级要求: (1)消防:充电桩应距人防门不小于1.2米,不得占用疏散通道;电缆穿越防护墙须用防护密闭套管。 (2)电气:单桩功率不大于7kW,采用TN-S接地系统,漏电保护动作电流≤30mA。 (3)结构:膨胀螺栓深度不超过120mm,严禁穿透400mm厚防护墙。 2. 审批流程A省B市做法具有参考意义:车主→物业领取《人防车位充电设施安装登记表》→物业5日内出具书面同意→报区人防办备案→供电公司现场勘查→施工→联合验收。全流程不超过25个工作日。 四、物业企业的法定协助义务1. 义务来源《民法典》第九条确立绿色原则;第五百一十条将“配合必要设施安装”纳入物业服务合同附随义务;国办19号文进一步细化:物业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拖延。 2. 义务内容(1)出具同意证明:载明车位编号、租赁期限、不破坏人防承诺。 (2)提供图纸:建筑平面图、电气主干线图,供供电公司负荷测算。 (3)现场协助:配合勘查、施工,提供临时用电、堆放场地。 案例:C省D市中级人民法院(2024)苏05民终1234号业主聂某租赁人防车位,物业以“需全体业主表决”为由拒绝出具同意书。法院认为,充电桩安装是对专有使用权的合理延伸,不属于《民法典》第二百七十八条共有部分重大修缮,无需表决;物业未举证证明安装会破坏人防功能,判令30日内出具证明并赔偿聂某误工损失2000元。 五、常见抗辩理由与司法回应1. “电力容量不足”物业需提交供电公司或第三方机构出具的《配电设施负荷评估报告》,仅凭主观判断不构成有效抗辩。如E省F市案例:物业未能提供报告,法院判令配合安装并承担诉讼费。 2. “消防隐患”消防审查权属住建部门,物业不得以“可能存在隐患”事先否决。若主管部门备案通过,物业必须配合。 3. “人防功能受损”需由人防办组织专家论证。G省H市人防办曾出具意见:在防护墙外侧增设钢板密闭盒,可满足防化要求,同意安装。 六、争议解决路径1. 行政投诉向区(县)住建局物业科、人防办提交《履行法定职责申请书》,要求责令物业出具证明。行政机关应在60日内书面答复,逾期可提起行政诉讼。 2. 民事诉讼案由: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排除妨害纠纷。诉讼请求:(1)判令被告出具同意安装证明;(2)赔偿因拖延导致的停车费、误工费。举证要点:车位租赁合同、书面申请记录、供电公司报装回执。 3. 调解与和解苏州各区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设有“新能源设施调解专窗”,达成调解协议后可申请司法确认,具有强制执行力。 七、业主操作指引步骤1:签订剩余租期不少于3年的长期租赁合同,并取得物业盖章的《车位使用权证明》。 步骤2:拟定《充电桩安装方案》,含设备型号、安装位置、走线图,签署《不破坏人防承诺书》。 步骤3:向物业书面提交《安装申请表》及方案,留存快递回执或当面签收记录。 步骤4:物业逾期不出具同意书,发《律师函》催告,7日后仍未履行,即启动行政投诉或诉讼。 八、物业合规建议1. 制定标准化流程:在《管理规约》中明确申请材料清单、审核时限、安全责任。 2. 建立联合踏勘机制:邀请人防、供电、消防部门现场指导,降低事后风险。 3. 购买公众责任险:对因充电桩引发的火灾、漏电事故进行承保,转移赔偿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