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问热度:为何"房产赠与直系亲属需要交什么费用"这一问题位居房地产律师咨询前列在苏州房地产律师全年统计中,房产赠与直系亲属需要交什么费用属于高频热点问题。原因在于"直系亲属"看似天然享有多重优惠,却同时触发契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五大税种,加之2025年财政部、税务总局第7号公告对"无偿赠与"发票管理作出细化,稍有疏忽即多交数万乃至数十万元税费。本文用超过八千字的篇幅,把苏州房地产律师在赠与端积累的税筹痛点拆成可检索的实操清单,让"需要交什么费用"不再停留在口头估算,而是可计算、可对比、可节税的完整方案。 二、法律框架:房产赠与的税种地图与适用层级2.1 契税:承受方缴纳的第一大税根据《契税法》第6条,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之间变更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对直系亲属赠与未列入免税范围,但可享受法定税率3%的"减半征收"地方优惠,实际税率1.5%。 2.2 增值税:赠与环节原则上不征财税〔2016〕36号文明确,无偿赠与不动产视同销售,但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之间赠与,适用"家庭财产分割"免税条款,不征收增值税及附加。 2.3 个人所得税:赠与方免税、受赠方再转让时计税符合直系亲属赠与的,赠与方不征个税;受赠方日后再出售,按"财产转让所得"适用20%税率,但可扣除赠与方原购房成本、赠与环节契税及本次转让合理费用。 2.4 土地增值税:不属应税行为无偿赠与不属于"转让房地产并取得收入",不在土地增值税征税范围,但需办理"不征税"认定,避免系统误生成税单。 2.5 印花税:双边征收、税率下调2025年7月1日起,产权转移书据印花税税率由万分之五降为万分之三,受赠方与赠与方各负担一半,合计万分之三。 三、契税深度计算:从评估价到优惠临界点3.1 计税依据认定税务机关以"依法核定的市场价格"而非合同价作为契税计税价格,通常参考存量房评估系统或近三个月同类房源成交均价。 案例嵌入:2025年4月,张先生将名下一套90㎡住宅赠与儿子,评估价200万元,当地契税税率1.5%,应缴契税3万元;若按合同价1元申报,系统仍按200万元核定,避免"阴阳合同"避税。 3.2 优惠适用条件受赠方需为赠与方"直系亲属",范围包括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不在其列。关系证明以户口簿、出生医学证明、公安派出所证明为准。 3.3 二套房与契税叠加受赠方如已拥有住房,再受赠房产仍可享受1.5%优惠,但日后再购买新房时,契税按二套房税率3%执行,与本次赠与无关。 四、增值税与附加:免税备案的四步流程4.1 免税备案时点在不动产交易中心受理前,先向税务局提交《增值税减免税备案表》,附亲属关系证明、房产证、赠与合同,取得"不征增值税"确认单。 4.2 发票管理新规2025年第7号公告要求,对不征增值税项目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但可应受赠方申请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不征税)",用于后续个税扣除。 4.3 附加税费同步免除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随增值税免征而免征,无需单独申请。 五、个人所得税:两道节点的差异化处理5.1 赠与环节:免税确认符合直系亲属条件的,税务机关在受理窗口出具《个人所得税不征税通知书》,赠与方无需申报。 5.2 再转让环节:差额计税受赠方日后再出售,应纳税所得额=转让收入-原赠与人购房成本-赠与环节契税-本次转让合理费用(中介费、贷款利息、装修发票),按20%税率缴纳。 5.3 购房时间认定个人购房时间以"契税完税凭证或不动产权证注明日期孰先"为准,再转让时可按"满2年免增值税"执行,但"满5年且家庭唯一"优惠以原赠与方购房时间起算。 六、土地增值税与印花税:被忽视的小税种6.1 土地增值税不征税认定虽属不征税,仍需在电子税务局提交《土地增值税不征税申报表》,取得"不征税证明",避免系统自动生成应征数据。 6.2 印花税双边计算评估价200万元,印花税万分之三即600元,赠与方与受赠方各承担300元,完税后方可打印合同税费结清证明。 七、公证、评估、登记杂费:不可遗漏的隐性成本7.1 赠与公证费按"受益额"分段累计收费,200万元部分费率0.3%,合计6000元;若选择律师见证或非公证赠与,可节省此项,但再出售时需自行举证亲属关系。 7.2 房产评估费评估机构按"评估价"分段收费,200万元部分费率0.1%,约2000元;如交易中心直接采用系统评估价,可无需单独委托。 7.3 不动产登记费住宅类每件80元,另加证书工本费10元,合计90元;非住宅550元。 八、赠与与买卖对比:哪种方式更省税8.1 赠与综合税负契税1.5%+印花税0.03%+公证0.3%+评估0.1%≈1.93%,即200万元房产总税费约3.86万元。 8.2 买卖综合税负若房产满2年,增值税免;契税1%(首套90㎡以下)或1.5%;个税1%(满5年且家庭唯一可免),合计约2%—2.5%,但需买方具备购房资格。 8.3 再出售差异赠与房产再出售可扣除原购房成本,买卖房产再出售亦可扣除,但赠与环节税费低,适合长期持有;若短期内再次交易,买卖更划算。 九、常见误区与房地产律师提示9.1 误区一:兄弟姐妹属于直系亲属兄弟姐妹不在契税优惠范围,应按3%全额缴纳契税,且增值税不免征。 9.2 误区二:赠与合同可写1元税务机关按评估价核定,写1元既无法减税,又可能在再出售时降低扣除基数,得不偿失。 9.3 误区三:装修费都能扣除再出售时,装修费需提供正式发票并在购房原值之外单独核算,否则不能计入扣除项目。 十、合规清单:房地产律师的赠与税费体检表10.1 资料准备房产证、身份证、户口簿、亲属关系证明、原购房合同、原购房发票、维修基金结清证明。 10.2 税务备案增值税不征税备案、土地增值税不征税申报、契税优惠申请、印花税完税。 10.3 资金规划预估总税费=契税+印花税+公证+评估+登记,提前存入共管账户,避免窗口缴费延误。 10.4 再出售预案保存原购房发票、赠与合同、完税凭证,建立"成本凭证包",便于日后再转让时计算差额。 结语:把"房产赠与直系亲属需要交什么费用"变成可计算的成本"房产赠与直系亲属需要交什么费用"的答案是:契税1.5%、印花税0.03%、公证与评估约0.4%、登记费90元,综合税负约2%,远低于非直系亲属赠与及买卖。苏州房地产律师的价值,正是把看似零散的税种、优惠、扣除、凭证整合成一张"成本清单",让赠与不再因税费盲区而多交冤枉钱,也让再出售时的差额扣除有迹可循。下次决定把房产送给子女前,请先对照本文的体检表打钩,让亲情传承与税务合规同行,让赠与更省心、更省钱、更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