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提出:当“不知情”遇见帮信罪2025年3月,A省B市一名大学生小赵因出租个人银行卡收到派出所通知,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小赵坚称自己只是在网上看到“每月500元租卡”广告,并不知晓买家用于电信诈骗。面对民警讯问,他反复问同一句话:“不知情的情况下犯了帮信罪怎么办?”这一疑问,也是大量当事人寻找苏州帮信罪辩护律师时抛出的困惑。 二、法条溯源:帮信罪的构成要件与“明知”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条文将“明知”列为主观构成要件,意味着若行为人确属不知情的情况下犯了帮信罪怎么办的核心突破口在于否定“明知”。 1. “明知”的立法演变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增设帮信罪时,即采取“明知”表述;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二)》重申,应当综合交易价格、方式、行为人的认知能力、既往经历、是否逃避监管等因素认定“明知”。2025年司法解释进一步强调,不得仅以行为人未履行形式审查义务便推定“明知”。 2. 举证责任分配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因此,检察机关必须提出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行为人具有“明知”要素;苏州帮信罪辩护律师的任务则是通过反证,使“明知”陷入合理怀疑,从而实现无罪或罪轻辩护。 三、司法认定:从“确知”到“推知”的递进实践中,司法机关对“明知”的认定呈现三层梯度:一是“确知”,即行为人明确知道对方实施信息网络犯罪;二是“推知”,根据客观情形可以推定其知道;三是“应知”,存在注意义务且具备知道的可能性。对于不知情的情况下犯了帮信罪怎么办的当事人,辩护律师通常通过否定“推知”与“应知”,将案情拉回“确知”层面,迫使控方举出直接证据。 四、证据攻防:证明“不知情”的七种典型路径结合2025年发布的《帮信罪证据指引》,苏州帮信罪辩护律师可围绕以下维度展开: 1. 交易外观正常提供标准化合同、对公账户、行业平均价格、发票记录,证明服务外观符合市场惯例,未出现明显异常的“高价回购”“快速通道”。 2. 客户身份经过形式审查留存营业执照、联系人身份证复印件、实名认证截图,表明已尽普通人注意义务,未刻意回避监管。 3. 沟通记录无异常微信、邮件、通话录音中未出现“洗白”“跑分”“盘口”等敏感词汇,可佐证确属不知情的情况下犯了帮信罪怎么办。 4. 技术日志与服务器数据通过时间戳、IP地址、访问量曲线,证明提供的系中立技术服务,未针对特定犯罪场景做优化。 5. 既往无行政处罚或刑事记录品行证明可削弱“惯犯推定”,尤其对学生、初创业者等群体更具说服力。 6. 认知能力受限低学历、非IT专业、无网络安全培训经历,可结合“一般人标准”降低注意义务。 7. 及时停止与报警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冻结账号、终止服务、向平台或公安机关报告,可反向证明主观恶性低。 五、程序节点:从立案侦查到审判的关键时限了解时间轴,有助于当事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犯了帮信罪怎么办的每个环节精准应对: 1. 传唤与拘留公安机关可先行口头传唤8小时;案情复杂可能适用刑事拘留,最长30日。此时应要求律师第一时间介入,避免作出不利供述。 2. 审查逮捕检察机关在7日内决定是否逮捕。苏州帮信罪辩护律师可提交不捕意见,强调无逮捕必要:固定住所、初犯、愿意退缴违法所得、具备监视居住条件。 3. 侦查终结一般两个月,可延长至三个月。律师在此阶段可申请阅卷,针对“明知”证据提出书面质疑,要求补充侦查或排除非法证据。 4. 审查起诉检察院应在一个月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可延长半个月。此时可提交“不起诉意见书”,围绕“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展开。 5. 一审审判普通程序六个月审结,简易程序二十日至一个半月。庭审中通过发问、质证、辩论,聚焦“明知”争议,争取无罪或缓刑判决。 六、案例解析:A省B市“校园租卡案”的无罪路径【案情简介】 2024年11月,B市某高校学生小赵将名下三张银行卡及U盾寄给“卡商”,每月租金600元,租期三个月。2025年1月,银行卡被用于电信诈骗,涉案资金流水达380万元。公安机关以帮信罪立案。 【律师工作】 苏州帮信罪辩护律师第一时间介入,提交以下材料:1.小赵与“卡商”的QQ聊天记录,显示对方自称“淘宝刷单冲量”;2.租金转账凭证,金额与校园兼职广告持平;3.小赵在获悉银行卡被冻结后主动到派出所说明情况的接报案回执;4.同宿舍三名同学的证人证言,证明小赵日常消费节俭,无高消费迹象。 【处理结果】 检察机关认定“明知”证据不足,于2025年4月作出法定不起诉决定,小赵无罪结案。 该案表明,只要围绕“确不知情”组织证据链,并在关键节点充分行使辩护权,不知情的情况下犯了帮信罪怎么办并非无解难题。 七、量刑与出罪:从法定不起诉到缓刑的阶梯即使无法彻底否定“明知”,仍可通过退赃退赔、认罪认罚、立功表现等手段,争取从宽: 1. 法定不起诉适用于“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检察机关必须作出不起诉决定,当事人无罪记录。 2. 相对不起诉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可免除刑罚,检察机关可以决定不起诉,但构成犯罪。 3. 缓刑帮信罪法定刑三年以下,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无再犯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四项条件的,可宣告缓刑。 4. 单处罚金对于在校学生、初犯、退缴全部违法所得且认罪认罚的,法院可单处罚金,避免监禁刑。 八、合规提示:把“不知情”变成“已尽责”理想的辩护是预防。企业或个人提供技术支持、支付结算服务时,可通过以下措施降低刑事风险: 1. 建立客户尽职调查档案核验营业执照、ICP备案、实名信息,保存至少五年。 2. 签署合规承诺条款合同中明确“禁止用于违法犯罪”,约定一旦发现立即停止服务并报告监管。 3. 设置异常交易监测对高频、大额、夜间异常操作设置阈值,自动预警并人工复核。 4. 开展定期法律培训让员工了解帮信罪红线,形成“知法—识险—止险”闭环。 5. 购买刑事合规保险转移风险,同时保险机构的尽调要求也能倒逼企业完善合规。 九、常见问答:快速索引当事人关心的十个问题1. 问:流水金额达到多少一定构成“情节严重”? 2. 问:出租银行卡被冻结,是否意味着必然被判刑? 3. 问:收到《涉嫌违法犯罪告知书》后该怎么办? 4. 问:退缴全部违法所得后能否无罪? 5. 问:公安机关口头承诺“退钱就取保”,是否可信? 6. 问:当事人系在校大学生,能否争取不移送起诉? 7. 问:什么情况下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8. 问:已经被判刑,还能以“不知情”申诉吗? 9. 问:单位构成帮信罪,普通员工是否也会被追责? 10. 问:如何识别“跑分”陷阱? 十、结语:让专业辩护抵达“不知情”的深处“不知者无罪”并非自动生效,它需要证据支撑、程序保障与专业辩护。不知情的情况下犯了帮信罪怎么办的答案,写在每一次及时报警、每一份聊天记录、每一页鉴定意见里,也写在苏州帮信罪辩护律师的会见笔录、质证意见与法庭辩论中。面对帮信罪扩张态势,当事人既要提高合规意识,也要在危机来临时果断寻求专业帮助,用法律武器守住“主观明知”的防线。 |